第153章 报纸的所属(1 / 1)

翌日。

奉天殿。

文武两班朝臣向朱元璋行一拜三叩的大礼之后,分列两班。

而大朝会也是正式开始。

按照流程,先是鸿胪寺官员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以及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

如果皇帝要召见,那么便会宣入殿觐见。

若是不见,则会在午门之外,行五拜三叩之礼,便算是完事了。

老朱对于这些人多数都是不待见的,一般直接就免了。

今日倒是有兴致宣了两人,还勉励了几句。

接下来便是来自边关的奏报,必须先呈报上来,这是重中之重。

北疆的鞑靼经过几次北征,也是安分了不少,少有动静。

兵部尚书沈溍出列奏报了西南的战事情况,蓝玉已经平定思州的骚乱,目前派出部队往铜仁。

铜仁的土司很识相,直接放弃了土司之权,愿意调往山东。

早朝进行到这里还十分平静。

等沈溍回到队列,礼部官员的队列之中出来一人,乃是礼部员外郎戴霄。

戴霄躬身道:“启禀陛下,监察官员、肃正纲纪,乃是都察院之职责。”

“如今报纸四处弹劾乡贤,攻讦官员,长此以往,那些百姓又有谁会将衙门放在眼中,这将导致朝廷威严受损啊!”

礼部掌礼乐、学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

虽为六部之一,但实际上权利却是最小的,平常在朝廷之上就是个小透明。

就连礼部尚书在其他几位尚书面前都要低半个头。

朱标没想到,今日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礼部的官员。

看来他们是想要找点存在感了。

朱标站在丹陛之下,淡淡地看了还在长篇大论的戴霄一眼。

戴霄只感觉脖子一缩,直接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

戴霄也是怕啊!

谁人不知道报社乃是太子一力办起来的。

而当今太子乃是大明朝最正统的继承人。

便是古往今来,也没有哪个太子的地位有朱标这般稳固的。

看这样子,自己好像是被太子记挂上了。

当今皇帝年纪已经大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太子便会登基。

被未来的皇帝记上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戴霄不想把太子得罪得太过,只好草草结尾,退了回去。

戴霄之后,吏部的侍郎又是站了出来。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可以说是六部之中权利最大的部门。

吏部侍郎明显更加老道一些,先是赞扬了太子创立报社于民有益,而后才开始指责报纸的逾越之举。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必须废除报纸,解散报社。

接着又有三四个大臣站了出来,攻讦报纸,大有继续创办报纸,便是大逆不道,颠覆国本。

报纸就是一个毒瘤!不除不足以平民愤。

朱标一直淡淡地看着那些官员上蹿下跳,一直等他们说完,朱标这才好整以暇地站了出去。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众位臣工之言有失偏颇。”

“从报纸创办至今,一共发现了大小案件三十二起。”

“其中有三十起案件,经过锦衣卫调查确有其事,已经交由府衙按大明律法处理。”

“那看来其中还是有虚假的案件了,如果这样的案件报出,那大明朝廷的威压何在?”吏部侍郎道。

朱标看了他一眼,“我想李侍郎是误会了,剩下的两起,还在由锦衣卫调查之中,并没有报道出来。”

“本宫敢保证报纸所报道之事,必然经过严密的调查取证,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朱标说道这里,目光扫过刚才攻讦报纸的几人。

这些人皆是脖子一缩,朱标并非只知道仁慈,他能坐稳太子之位,能力手腕皆是出众!

朱元璋此时轻咳一声,整个大殿顿时一片寂静。

老朱这才缓缓开口:“太子盛德仁义,朕心甚慰,创办报纸也是为了天下黎民。”

“朕以为办得好,不但不能取消,还要大办!不只是拘泥于应天府一地,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听到朕的声音,而报童传遍大明各地,更是能让朕听到百姓的声音!”

“至于某些人弹劾报纸逾越职权,朕以为如果是行的端,坐的正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