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万民伞(1 / 1)

篝火之上架着烤全羊,火焰炙烤羊肉,加热后的羊油落在了火堆里,江边飘荡着烤羊肉的香气。

旁边又有石头堆砌的炉子,里面有一只只烤鸭已经烤得表皮金黄,泛着诱人的光泽。

哈丹巴特尔看着桌上的各色菜肴,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烤全羊不稀奇,但这些桌上的菜肴就稀奇了!

烤鸭被切成大块,上面淋着红色的酱汁。又有炖甲鱼、罐罐肉、炖生敲、素什锦菜、炖菜核、八宝一棵松、松子熏肉、扁大肉酥,热菜冷菜摆了十一盘!

哈丹巴特尔旁边的是孙连等一众沈家商号的主事、伙计。

孙连虽是走南闯北,见识颇广,但也只是在老爷沈万三的寿宴上吃过一两次这样的宴席。

那些伙计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一听说开席,纷纷下筷如飞!

哈丹巴特尔不习惯用筷子,几次下筷都无法夹起烤鸭,他干脆直接用手,抓起烤鸭咬了一口。

皮酥肉嫩,肥而不腻,而上面的汤汁更是回味无穷!吃到嘴里那是满口飘香!

哈丹巴特尔盯着桌上的其他菜,这些就不好用手了,他便操起调羹直接舀了起来。

也没有人笑话他!

那些伙计一个个筷子如飞,就跟打劫一般,吃得满嘴流油!

炖生敲是金陵名菜,用肥美的黄鳝剔除鱼骨,要求鱼骨干净,鱼肉完整。用刀背呈“井”字状敲鳝鱼肉,直至鳝片卷曲。再入锅中炸制。

而“炖”是精髓,将生敲下入锅中,倒入五花肉和炸好的虎皮鸽子蛋,等到火候到了,虎皮鸽子蛋吸足了鳝鱼的鲜和五花肉的香,鱼肉酥软滋润。

哈丹巴特尔吃得满嘴流油,还不忘问道:“这是何菜?”

孙连至少还要讲究一个体面,吃得没有那么急切,他说道:“这是金陵名菜炖生敲。”

哈丹巴特尔吃得腮帮子鼓鼓地:“生敲!好吃!”

陆渊的那桌都是有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像是那样狼吞虎咽。

但福清公主与怀庆公主也吃得十分开心,老朱例行节俭,平常的伙食也就与百姓一样。只有节日才会设宴。

而让她们感觉高兴的是这里的气氛,数千人聚集在一起,那股热闹劲儿,是她们根本没有见过的,这一切都让她们感觉到新奇。

突然,人群传来一阵骚动。

陆渊便看到江宁知县韩策领着上百百姓往这边而来。

韩策来到陆渊面前深深一揖,双手捧着一卷书册。

“陆大人掌管江宁县不过半年,推行清丈、平赋税,建立贸易区,兴利除害,真正做得了百姓富足安乐!”

“江宁能有如今之盛世,全赖陆大人以及各位皇子皇孙!”

“下官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清河伯陆公传》,定要记录县志,流传百世,以彰显您的功绩!”

陆渊不由哑然,这韩策之前还因为权利被夺,暗地里有些牢骚。

但等到陆渊做得风生水起,韩策就没话说了,反而不顾知县的体面,什么事情都全力配合,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

却是没想到陆渊就要离开了,还搞出这一出。

看来,这位江宁知县是想要投靠了。

陆渊还来不及看那本所谓的《清河伯陆公传》,赵初三又举着巨大的伞盖,上面签着许多名字,又缀着许多小绸条。

赵初三举着万民伞,来到陆渊面前,深深一礼:“陆大人,百姓感念您的功德,特送万民伞!”

万民伞便是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面上和绸条上面上书赠送人之名氏。

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在明初,能得到万民伞还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但到了清朝,就刮起了歪风,一些贪官离任时为了保全面子,也要想方设法弄把万民伞装点一下门面。

万民伞,万民衣已经形同玩笑。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说“面子”》写道,有一国从青岛撤兵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万民伞上为‘有面子’。亦称“ 万民牌伞 。

但此时,这万民伞却是切切实实代表着江宁百姓的感激之情。

赵初三递出万民伞,便是不顾地上泥泞的泥土,直接跪地叩拜。

“陆先生大恩大德,我赵初三此生定然不忘!来世愿做牛做马以报此恩!”

就像是具有传染性,百姓一个接一个跪下。

其中有江宁的百姓,他们感念陆渊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