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去百货大楼买买买(1 / 2)

秦思敏把那一袋子书拖到没人的地方,扔进去空间。时间也到中午了。秦思敏决定先去国营饭店吃点东西,再干别的。

说起来到了这里后,自己要么在村里吃各种粗粮咸菜、自己家炒的农家菜,要不就是吃空间里买的速食。

下乡前京市倒是有饭店,但是当时还有三天时间就要下乡了,有很多事要处理,时间太紧张了。到现在为止,自己还没有坐下来,正经吃一顿好吃的饭菜。

这下子好不容易到了县城,肯定得去一下传说中的国营饭店啊。

跟人打听后秦思敏找到了国营饭店。国营饭店面积不是很大,但是看起来挺气派,是用清一色的灰色砖头盖成的,上方牌匾上写着红色的【国营饭店】四个大字,牌匾上面还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

饭店大门两侧的牌匾上,分别用写着红色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充满了这个年代特有的气息。

在国营饭店门口,秦思敏遇到了刚刚吃完,准备往外走的崔鹏程和李闯。两个人准备去换粗粮,跟秦思敏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饭店不大,里面只有四张木板桌,每张桌子旁围了几张凳子。现在已经一点多了,可能是过了饭点的原因,饭店里只有稀稀拉拉的两三个人。

秦思敏要了一份青椒炒肉丝,一份葱爆肉,一碗菠菜鸡蛋汤,半斤火烧。去窗口交了钱和粮票后,等饭好了窗口会叫号,需要自己再去端。

饭菜上来后,秦思敏尝了一口,国营饭店的饭菜还是很好吃的,她一口气把所有的菜都吃完了。

吃完后打包了几个肉包子放进空间,秦思敏开始去往今天的最后一个目的地——百货大楼。

村里的人平常买东西都是上公社,在供销社买的,只有需要买一些平常买不到的东西,才会来县城的百货大楼。百货大楼比供销社规模更大,东西更多更齐全。

虽然自己在「快购」上什么都能买到,但是有些东西,一看包装就不是这个年代的,总需要买一些东西掩人耳目。

百货大楼在县城的中心,距离县政府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基本上是隆阳县的地标建筑了。

大楼的外表很有特色,从外面看是一艘扬帆远航的船,虽然没办法跟几十年后的商场比,但是在这70年代的小县城,已经是鹤立鸡群了。

秦思敏走进百货大楼,先买了两身衣服,买了两双鞋子。然后又买了几匹布料。

吃的方面,她买了一些这个年代的糕点和零嘴,鸡蛋糕、桃酥、江米条、红虾酥、水果糖、奶糖、牛轧糖、麦芽糖等各来几包。

又买了一些烟酒、汽水、花生瓜子什么的。秦思敏又看到货架上有卖麦乳精的,这在电视上可是送礼必备,又买了几罐麦乳精。

接着,秦思敏又来到卖调味品的地方,买了两袋盐和一些瓶瓶罐罐,打了点酱油醋,用完后,自己可以在「快购」上买,扔掉包装倒进去就可以。

秦思敏本来还想买一辆自行车的,这样以后进城就方便多了,但是想想自己刚来村里,还是不要那么高调,而且百货公司也暂时没有货,就先打消了这个念头。

秦思敏以前的爱好就是剁手,今天仿佛找到了以前买买买的快乐,她不由得感叹,买东西这件事,真是上瘾啊。

买完东西后,秦思敏把一部分东西挪到空间里,再把从空间里买的玉米面放到她早上装面的袋子里。

背着玉米面和剩下的东西向之前四人约好的地方走去,到了县政府门口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没有到。

秦思敏把东西放在牛车上,等了一会儿,其他三人陆陆续续到了之后就出发回村了。

回到村里后,正赶上下工。许立波看着牛车上的四人,远远地大声喊到:“你们四个都在这儿啊,正好不用我一个一个通知了,大队长让咱们所有知青到队里开会。”

几人先把东西放到自己住的地方后,到队部开会,参会的还是上次的几个人。

王永湖对众知青说道:“今天队里已经把知青宿舍西边的那孔窑腾出来了。今天开会主要是接着昨天的话题,讨论一下新知青的安顿问题。王会计你来说一下。”

“是这样的,现在知青办给的安置费还剩下45块,那孔窑结构还算坚固,但是门窗掉下来了,从明天队里打算安排人把这孔窑收拾一下,加固门窗,把漏雨的房顶修一下,预算差不多15块,再有个两三天就收拾好了。”王会计翻开他的小本本看了一下说。

王永湖点点头:“咱们还是继续上次的话题,讨论一下新知青到时候怎么住,我有两个方案,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一是按照上次说的,在院子里垒个灶台,把厨房搬到院子里,这样厨房里还可以再放两个人。二是让一位新知青继续住在社员家里,等知青办有新的安置款下来再做打算。”

知青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在院里垒灶台有个刮风下雨什么的太不方便了,也有的说知青办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