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八章:全球再聚焦(2 / 3)

给希腊。尽管开幕式从历史出发,雅典奥运会点火仪式还是采用了高科技手段,‘高科技’为‘古文化’点了火。

所以京城奥运开幕式成功与否,并不是看是否采用了了不起的高科技手段,手法是不是很新。

形式本身不重要,关键在于在形式中传递出的文化含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开幕式在强调文化传统的同时,是否融入到世界的大潮中,要开放,体现出世界的眼光。我觉得我们的奥运会开幕式要体现出一种开放的心态,形式要清新,千万不要搞‘人海战术’…”

陈诗人的演讲洋洋洒洒的说了一个来小时,拿出了自己手写的方案,一一针对奥运会开幕式的二十二个项目做出了评价和展望。

说的是真激动人心,就是太抽象了,感觉就是在画大饼,形容的无比的精彩,但是一点实际的东西都没有,这套方案的实际操作情况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陈凯哥说完后,对自己的临场发挥十分满意,带着内心的自我满足感结束了竞标陈述,他认为自己的才华足以征服这些奥委会委员。

台上几个审核委员相互对视了一眼,没有提出什么问题,继续说道:“张艺某,你准备好了没有?”

“等等!”张艺某回话道,“我们做了两个鸟巢的模型,就在外面的卡车上,整个方案的中英文文件比较多,请允许我们把它们搬到现场来,这样我的解说会更直观,组委会也更能明白我们创意的实际操作情况!”

几个审核委员意外的商量了两句,“可以,你们去把东西搬进来吧!”

不一会儿,两个圆桌大小的模型和四摞厚厚的图文资料就摆在了奥组委委员的眼前。

张艺某围绕着这些直观的资料开始了自己的竞标陈述。

一个半小时内,张艺某从国际奥委会的二十二项要求为基点,一条一条的开始了对方案的介绍和解释。

整个开幕式的从倒计时五分钟开始到开幕式文艺汇演,再到运动员进场,火炬点燃仪式,最后结束,四个多小时的开幕式方案在张艺某的介绍中直观的展现在奥组委委员的眼前。

张艺某讲的十分投入,手舞足蹈的陈述着整个团队几个月的努力结果。

“…京城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多媒体表演,是一次空前规模的大型广场艺术表演,这是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是一个新的开始,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

张艺谋的发言十分的实际,几乎没有浪费一点时间来抒情,所有的发言时间都放在了方案的执行上。

二十二个项目流程,每一个都言之有物,甚至都附带有应急后备方案,团队务实严谨的态度和作风历历在目。

期间,台上的奥委会审核委员频频交头交换意见,对张艺某方案给的回馈和疑问明显来的更多。

张艺某说完后,大家都知道陈凯哥已经被淘汰了,与张艺某的团队方案一比,陈凯哥团队的方案太粗糙笼统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不适合搞具体的实操方案。

陈凯哥自己也心知肚明,这个老谋子也太实在了吧,这他么只是竞标阶段,哪有一上来就放大招的啊,你这样不是在作弊吗!

李桉听完张艺某的方案陈述后,也知道自己的希望不大了,毕竟开幕式的竞标陈述最重要的还是执行结果。

你的创意再好,没有实操的可行性,效果表现不出来,创意就是空想!

但他依旧一五一十的开始了自己的竞标陈述。

李按一直都是很柔雅,现场也是如此,他讲话的声音不高,温声细语。

他提出邀请林徽因的侄女,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林樱参与,把整个鸟巢的结构结合到开幕式表演当中来。

此外他还引用了胡适的治学精神,整体方案显得飘渺如仙,古典韵味十足。

李按的方案侧重于用现代影像技术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甚至提出把鸟巢四面体全部改造成大银幕。

不提其他,光是投入和花费就比张艺某的方案多了好几倍,而且不确定性太大了。

而李桉自己也不敢保证这套方案一定能成型,毕竟鸟巢的主体工程还没有完工,现场的情况谁也不敢保证,意外发生的几率太大!

李桉的竞标陈述里也没有应付意外的后备应急方案。

山河听完李桉的方案后,不禁低头笑了笑,李桉的思维大部分还是以m国的情况为准,他来这里只是个应聘者。

他的方案很直接,就是为了竞争,带着不确定,甚至有些浮夸再正常不过,至于花费和执行这些不在竞标的考虑范围内。

看的出来他的压力也不大,心态与张艺某陈凯哥和山河完全不同。

他没有华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来这里只不过是为了得到一次展现自我,扬名四海的机会罢了!

山河能看出来,奥组委委员自然看的更明白,所以李桉团队永远只会是备选,没有什么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