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我出去浪一下(1 / 2)

冲出四合院 七五三幺 1328 字 1个月前

张和平观察了这个郑副校长两天,服从度还是挺高的,就是做事有些古板,不够灵活。
随着刀主任的二女儿刀玉珠副校长就位,南腊镇的人事调动,就交给了她去处理。
而贺子江那边,先是调动到了勐腊公社小学去当老师,一周后跟着他们小学的副校长董一飞,一起来景城中学报到。
这个董一飞副校长跟郑苗副校长都是白族人,但董副校长会傣语,张和平跟他谈过后,感觉合得来,就选了他。
董副校长今年46岁,这次属于破格提升,副科级待遇,20级工资,老婆是家庭主妇,两个儿子在公社的工厂上班。
至于贺子江,这小子一来,就被张和平安排去印刷教材了。
在刀玉珠的协调下,南腊镇卫生院调来了3个女医生,都是张和平之前带了一段时间的徒弟,然后是炊事员李牛、会计赵红梅。
以及李牛的徒弟高木,今年16岁;这小子一见到张和平,就跪着喊了一声师公,害得李牛被捶了一下。
还有赵主任的大儿子和大儿媳来当保卫,这老赵不听劝,非要送他儿子、儿媳过来。
张和平只能等以后想办法,给这两個喊他叔的32岁侄子、30岁侄媳调岗了。
另外一个男保卫龙文只有18岁,供销社龙老二的儿子;女保卫依拉45岁,家里有些困难。
这人一多,事情就容易做了,大家都在挣表现。
副校长刀玉珠虽然不住校,但把职工宿舍的床给添置了;另外,还把四间教室改成了办公室,分属张校长、郑副校长、董副校长、刀副校长。
末了,他们还把职工也分了。
保卫、厨师、会计7人归郑副校长。
贺老师1人归董副校长。
3个医学老师归刀副校长。
张和平一人坐东边那间大办公室。
与其说是办公室,还不如说是一张办公桌加几十根长条凳的大教室。
因为,景城学院开始授课了。
先是张和平的院长办公室,张和平在里面授课教育学、心理学,全体职工都得学习。
按照张和平说的,咱们学校以后做大了,还会开设很多分院,比如厨师学院、财会学院、体育学院等等,就问李牛你们想不想当分院老师,亦或者院长。
之后是晚上夜校,由董副校长在他的办公室,与贺子江一起,对景城二十多个小学老师授课。
医学系的教材要麻烦些,主要是要添加插图。
随着时间流逝,副校长郑苗惊讶发现,会计赵红梅手上掌管的钱,越来越多了。
话说,学校虽然是免费学习,但教材你不能免费带走,你得自行做笔记。
当然,你要是觉得坐在人挤人的长条凳上不好做笔记,那就花钱买教材。
便宜的1角,贵点的3角,都是有工资的城里老师,倒也买得起,就是1至5年级的书多了点。
而医学系这边,随着景城制药厂的工人过来上夜校,这买书的收入就更多了,因为医学书分册比较多,涉及内容也多。
不过,听那些工人说,他们厂里可以报销书本费,那就不用管书多不多了。
……
时间悄然跨过张和平的24岁生日,在1974年1月8号这天,张和平雕刻完了最后一个木制针灸模特后,在贺子江幽怨的目光中,张和平拿了行李包回首都去了。
美其名曰,他要去问问首都谐和医院、玄武医院为什么还不派医生过来学习,是不是看不起他张大校长。
他决定,亲自过去一趟,用他出神入化的针灸技术,折服那些医生,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书可以买回来。
至于学校放假问题,目前是放周六、周日,只是这帮学校职工还比较兴奋,喜欢守着学校工地不回家,有空了还会去工地帮一下忙,希望学校尽快建好。
春节的话,张和平安排会计赵红梅采办年货,让炊事员李牛负责年夜饭,反正他们现在还没兴过春节,没有过节回家的意识。
1月12号,张和平赶到云都,将师范、护理、针灸、药学四个初级专业的全套教材,亲自送到了教育局。
然后聆听了一下领导的啰嗦后,他就以急着赶火车去首都,急着询问谐和医院、玄武医院为什么还没有医生来学习的由头,闪人了!
15号,张和平回到首都后,还真是第一时间跑去谐和医院、玄武医院……
只不过他在医院里给有意向的医生露了一手针灸,跟两家医院院长约定年后再派人过去后,他才回家打了个转。
两天后,张和平就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奔赴另一个家。
紧赶慢赶,他终于在1月23号大年初一的凌晨5点,赶到港岛九龙塘8号别墅。
然后,张和平在浴室里听到了催他回去的消息……
“你妈前天住进首都谐和医院了?”张和平被这消息搞得一愣,这就要见老丈人和丈母娘了!
“唔!”唐欣闷哼一声,缓了一下急促的呼吸,才说道:“爸爸妈妈年纪大了!老公,你尽快回去,帮我看看他们,好不好嘛!”
“这事整得……”张和平有些怪这年月通讯不发达,他前脚离开首都,那边就放人了。
“好老公,你若是答应我,下次……我和淑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