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康王入京(1 / 3)

“承启康王奏报,祸乱庆州足达十年之久的山匪已被平定,至此,大唐帝国境内再无兵事。”

“帝闻报大喜,特令礼部将入京仪式定在十二月十四日上午辰时举行,在京五品以上文武百官,皇亲贵胄勿使有缺。”

……

十二月十四日。

卯时初刻(05点),南郊大营,响起了震天动地的三声炮响。

接着便是一队队的兵丁举着戈矛依次走出大营,在入京官道两侧布起了防线。

此时天色尚未见亮,因而每隔三丈之遥,便有一名官兵举着火把,挺立在官道两侧,个个身上都穿着簇新的甲胄,虽然此时寒气逼人,可官兵们都是精神气十足,显得威武森严,在朦胧夜色中犹如一条蜿蜒长龙。

卯时正刻(06点),景阳钟敲响了三声。

接着,梁安城各处也有钟声响起,明显是约定好的,钟声响彻在京都上空。

等到钟声响过,南郊大营便是号角齐鸣,鼓声阵阵,紧接着便听见传来阵阵马蹄声,明显是经过特殊训练的,走起路来都是整齐划一,节奏感十足。

这些骑兵的打扮十分统一,身披铠甲,手握长枪,一眼望去竟是一模一样的骑兵。

而且他们还穿着红色的盔甲,头盔上还戴着金黄色的头饰,这种头饰的制作非常考究,一般只有皇室宗亲才能够使用。

京都百姓们知道,这是有皇室贵胄要入京了。

此时,梁安城南大门早已是清场的,都站满了官兵,没有任何人出入或是走动。

不多时,便看见红色骑兵开道而来,这是工部几天前临时派人铺就的官道,经过碾压日晒,如今已经夯实得紧,人马走过,也并没有多少尘土飞扬。

……

……

另一边,楚宁今日天还没亮就被王潜派来的车驾接走了,第一次穿上那身鸿胪寺让人带来的浅绯色朝服、四方帽以及腰带等佩饰。

楚宁觉得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不过这种改变让他觉得十分满意。

温知妍将他送到门口,并又将他送上了车驾,叮嘱他道:“大人,别忘了魏满信里的嘱托。”

昨天夜里青山县来了飞鸽传书,是公孙伯马写来的,大意将近来青山县的一概事务简明扼要说了一遍,信里最后提及,据魏满嘱托让楚宁帮他在京都寻一人下落。

此人乃是赵天驰将军的女儿,赵天驰被下旨赐死后,赵家也因获罪被抄了家,其长子发配到了黔州军营,尚有一女听闻沦落到了锦瑟坊为妓。

楚宁知道魏满是重情重义的汉子,赵天驰在世时待弟兄们极好,今日其家人有难,得知消息,自然想着能帮衬一把。

“放心吧,我都记得呢!”楚宁点点头说着,突然又顿了顿,“诶,她叫什么来着?”

温知妍白了一眼,就知道他根本没放在心上,提醒道:“叫赵冉冉,可记住了。”

“好好好,这次真记住了!”

温知妍意味深长的看着车驾走远,这才回身进了院子。

此时的楚宁心情很是激动,从初到这个世界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的朝廷新贵,不可谓不是一步登天。

这在前世完全是不敢想象的事!

前世的时候,楚宁时常幻想着自己能成为一个有钱有势的人,然而现在看来,这一切似乎都已梦想成真。

虽然说不上权倾朝野,可鸿胪寺副使毕竟也是堂堂从五品大员,钱财嘛虽说不上万贯家财,可现在自己的宅子,是前世无法想象的,现在自己的衣食住行,完全算得是上等人的生活。

可是……自己真的快乐吗?

楚宁扪心自问,竟没有答案。

如今京都的势力交错特别复杂,皇帝想要主政,拿回天子的权利,可朝局又被太后把控着,韩氏一族权倾朝野,自己身处这种环境中,早晚都得面临站队。

而且现在来看,似乎所有人都会把他归类为皇上的人。

可只有楚宁知道,他对当今皇上莫得一点感情。

现在的楚宁只想赶紧想个办法早点离开,这京都他是实在不想呆了,而且在青山县还有那么多事等着自己做。

可是皇上却让他担着鸿胪寺副使的大任,皇帝又不明确表态,还真搞不懂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楚宁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动作,只得事事谨小慎微,别搞出太大的动静就好。

当然直接提辞职不干了也是不可能滴,开什么玩笑,这要万一让皇帝猜忌自己有二心那还了得。

可是这一天天的楚宁别提有多急切,最近这京城里的空气越来越郁闷,总感觉有大事即将发生。

楚宁在马车内坐立难安,可很快想到公孙伯马在信里的嘱托:“大人,事事谨小慎微,正可在京都结交权贵,培植自己的势力。”

一直到了王潜府邸外才渐渐平复了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