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说英雄谁是英雄(1 / 2)

从管委会出来,还只是阴天,走着走着竟然下雪了,洁白的雪花无声无息的落着,开始是一朵,后来是漫天,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不一会就在地上洒了薄薄一层,走上去咯吱咯吱的响。

“这可是今年第一场雪。冷不?”万伯伯问何风。

“不冷。”只是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何风在心里默默的唱。

“还不冷,一会冻掉你的耳朵。一会让你婶子找两个我的帽子,你先带着,回头再给你做新的。”

“我们老家有句话叫‘冻头冻脚胜似吃药’。”

“还一套一套的,能穿暖谁愿意冻着,那是傻子。”

“这不老话么。”

“老话也不能都听,过雪山的时候,好多战士冻到脚趾烂掉,只能截肢,耳朵没知觉,一摸就掉了。”

“北京没有那么冷吧?”

“那是你没试过,老城墙根儿上哪年不冻死些人。。今儿~这雪还不知道下多大,要是就这样下到明天,我们局里都得跟着忙活起来。”

“扫雪呗,我也去帮忙。”

“可不止扫雪,这样下到明天,怕不是有膝盖深,好多房子都得压塌喽。”

后世全球变暖,除了东三省,还有多少人记得新世纪以前北方的冬天。

有一年春节刚过学生刚开学,整个学校跟战壕一样,扫出来堆积在道路两边的雪都齐腰了。路边上的车被掩埋;好像还有哪一年的雪普遍深度已经超过了一米。

一向喜欢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在那个冬天很自觉的躲在家中不敢出去,只怕打雪仗打着打着人被雪盖的不见了。

老一辈的人按照过往的习惯总说瑞雪兆丰年了,下大雪是好事情,因为大雪可以杀死害虫,雪化了灌溉庄稼。但是这种叫雪灾。

在南方看来,雪么,了不起拇指厚一层,搓个雪球还要半天。其实动画里踹一下树把人埋了不是夸张,那是写实。

这些与何风关系不大,毕竟万伯伯家里有暖气,所以他还是很兴奋。好多年不见这么大雪。他轻快的跑着,故意去踩雪厚的地方,就像学生时代,最后一节晚自习后,最喜欢的女孩在操场的雪地上,踩出一个超大的熊猫,他在熊猫的肚子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被追着满场跑,最后被愤怒的女生们丢进了老杨树下的雪堆里。

万伯伯就在后面喊“慢点、别嘚瑟了,别把脚搞湿了。容易感冒。”也不去管他。

回到家里,鞋子是没事,雪还没有那么厚。但是何风却跑出了一身薄汗。他发现来到这个时代这几天,他的身体是越来越好,性格也越来越趋向年轻人。大概是多巴胺控制一切?

前世何风到过一个抖音:跑金毛和细狗被溜五公里之后。配的视频是金毛狂喘,细狗一脸无所谓。那时候他在下面回复:“五百米我都比他还喘。”真事儿。好歹人家跑下五公里了,人不如狗系列。

被万伯伯抓着去厕所擦了澡。换了衣服。这一下午,婶子竟然搜罗出一堆他可以穿的旧衣。

万伯伯又想起今天下午。

“看他这身量,你能想到这小子才14?”

婶子也愣了一下。她也以为何风怎么也十七八了。

“下午他还找我要烟抽。不知道跟谁学的。”

这还得了。

被揪着就是一通数落。

最后连万伯伯都没能幸免。

“老万,我说你干脆也戒了,一到晚上就咳咳咳。有这烟钱买点啥不好……”

万伯伯赶紧投降。

“好了好了,差不多得了啊,我们晚饭不在家吃啊。”

“这么大雪上哪去?”

“这不,今天上午我跟这帮战友打电话,说老何的侄子来了,都要求我带去见见。”又转向何风。“走吧,晚上东来顺走起。”

何风赶紧跟上,这还真巧,下雪和火锅最配了。

只剩下婶子在后面喊“这么大雪就别骑车了。”

2019年冬,何风去宜昌出差,在新外滩闲玩,正想着晚上吃点啥,就发现了那家东来顺饭庄,黑匾金字,写着中华老字号。味道确实很赞。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吃完第二天武汉就开始封城,他是掐着最后的尾巴逃出了湖北省。

在何风看来火锅这东西是最没技术含量的,只要肉嫩够薄,菜鲜汤爽口,那就没有不好吃的。什么口味,什么调料,完全看自己口味。

当然那是新世纪,东来顺可是百年老店。那时候可能很多人知道海底捞但是不知道东来顺。在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切片机,没有味精。切菜全看师傅刀工,味道全靠一口老汤,东来顺能凭火锅成为“中华第一涮”,是真真有点东西的。

过了长安街,再沿着王府井大街一路向北,并没有多远。

进门没有想象中的门庭若市,也可能是因为这一场大雪,万伯伯径直带着何风来到二楼的一个单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