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兵部尚书原地转身!(1 / 2)

张昊让兵部尚书暂且回去。

他要考虑对这个人是利用还是重用。

兵部多年以来没有掌握实权,这让兵部尚书这个位置成了养老专用位置,如今的兵部尚书既不是士族集团的人,也不是军功集团的人,更不是世家利益集团代表。

按说,此人是可以重用的大员。

但也正是他是兵部尚书,在这个虽然没多少实权却毕竟是个高官的地位上呆了这么多年,那一定是个滑头老油条一样的官员。

对这样的人,张昊不敢完全相信。

淑妃对他的小心谨慎有些看不下去了。

乾清宫刚掌上灯,淑妃穿着轻薄的纱衣,以照顾饮食作为借口,进来很自然地往腿上一坐,笑道:“陛下为何愁眉不展?”

张昊直言对兵部尚书有些不满。

“臣妾可不知道这个人是忠臣还是奸贼,只不过陛下身为一国之君,要用一个臣子,岂能如此犹豫?”淑妃建议,“不过是一个没有权势的尚书,他的前途难道到此为止了?他难道不想当更高的官员?”

比如?

“国丈和苏老将军是陛下的肱股之臣,让他们当守着朝廷跟一群大臣打嘴仗的太尉,那是让名将空老山林!”

淑妃冷笑道,“陛下试想一下,让他们交出兵权当太尉对敌人的震慑力大还是让他们带领数十万虎狼之师在外面守卫陛下更能震慑敌人?兵部尚书已经有数年的六部尚书的资历和履历了吧?让他当太尉,他干不干?”

肯定干!

“那就是了,就给他一个太尉,只需要他不偏不倚就行了,”淑妃抿着嘴嘲讽地道,“这么一个没有立场的大臣,要震慑他还不简单么,只要此次陛下能打败入侵的两国联军就足够了。”

这话说的很好,可问题是区区一个太尉真的能让人家死心塌地?

“不是死心塌地,而是不偏不倚!”淑妃力劝,“陛下,臣子不是陛下的女人,他们怎么都不可能全心全意站在陛下这一边的,用臣子,并非陛下在后宫里宠信妃子那样,要全心全意为陛下着想!”

这番话将张昊心里的迟疑彻底打碎。

不错,要用人,又何必要求他们全心全意。

他派遣内侍给兵部尚书送去一个问题:“若以太尉掌管土兵改编之事如何?”

尚书才回到家,他家过的的确不如其它的尚书,连家仆都没有几个,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就连吃饭都是自己做饭吃。

这是个小心翼翼的家庭。

尚书刚坐下吃饭,内侍送来皇帝的策问。

大略一看尚书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你要是有能力,把京营重新建立起来,将来你去当太尉,至少以三公的身份保证你的利益和退休后的生活待遇。

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你给我找出一个人,我照样会给你荣誉虚衔保证你的特殊利益。

尚书不由得心动。

三公之位,足以让他将主要利益都融入皇帝的利益当中来了。

但这能实现吗?

“大人恐怕想多了,如今各方都拿不出令所有人放心的三公人选,镇南王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理由担任太尉,陛下手头没有可用之人。

而群臣世家拿出来的人选,陛下也不会答应,这种情况下,先确定太尉这个职位才是群臣最想做的事情,老大人担任太尉,陛下点头,各方利益不可能立即受到侵害,他们岂能不同意?”内侍奉劝,“老大人应该立即做决定,要不然,陛下只能选派别的大臣先担任太尉。”

尚书咬咬牙,既然有此机会他不想错过。

但他在犹豫要不要等皇帝先确定太尉之职再帮助皇帝。

内侍并没有催促,可他家人却没有一个愿意让他再多考虑。

原配夫人放下筷子很淡定地道:“如果不拿出真本事,你就算当了太尉也不会被人看重。”

尚书失笑道:“如果能担任太尉,那还能有什么追求?帮助皇帝重建京营的功劳就够吃一辈子了!”

“你也是文人出身,你就不想封侯拜相?”老夫人责备,“就算不想当丞相,你儿孙就不想有更好的前途?如今皇帝只不过是暂时没有发现整编北方土兵的办法,而不是没有办法。你晚一天动手整编,皇帝便多一天想办法的时间。”

尚书看看一群儿孙,这一下他顿悟了。

皇帝一心图强,目前最需要人,而京营那边,皇帝没有可以信任的人,甚至没有可用之才,这不是他最好的机会吗?

文人出身,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呆了这么多年,如果能率先担任太尉,满朝文武谁还能和他比资历?

到皇帝打败了两国联军,他的威望将空前高涨起来。

到那时,谁当丞相皇帝说了算。

那么,还能有人比他这个唯一的三公更适合当丞相吗。

如此一算,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