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铸币,通商,开海!(1 / 2)

群臣在思考。

张昊于是近一步解释。

“如今就你们工部那几百个工匠,全给他们七八品官员身份又能怎么样,这一批技术人员,会带动多少学技术的人员?这又会减少多少社会矛盾你们有没有算?”

“另外,你们也要考虑,将来的工厂,朕划定了两个类型,一个是社会上大资产者自己建立的工厂,这是私营的。朝廷也要有朝廷的,比如生产食盐的,生产小食品的,这些要被归类为国营工厂。”

“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东西,比如衣食住行,民间可以有,要不然市场没活力。可朝廷要是没有,人家就不给你低价平价提供,所以,要考虑私营工厂国营工厂只见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番话,群臣都能听得进去。

可没有人注意到,皇帝在这番话里面夹带的私货。

梁良沉吟片刻,询问以什么地方为试验区。

张昊笑道:“朝廷慢慢放开也就是了,不必要搞什么实验区。”

开什么玩笑,搞试验区,就等于搞了个将来会尾大不掉的利益集团。

而且不在全社会进行工业化,光建设几个试验区那不是制造麻烦吗。

群臣对此有一些顾虑。

如少府就很担心会影响皇帝的权威。

张昊道:“朕说过,如果有一天,天下不需要皇帝了,朕完全可以交出皇权。但这是千百年后的事情,至少也是几百年,目前先不要急着考虑了。”

你以为这是他穷大方吗?

皇帝都如此表态了,百官谁还好意思说他们的礼仪、哪个文官还敢说文管集团乃至士族集团的利益?

脸都不要了是吗!

三公对此无话可说,六部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林天涯掐指一算很吃惊。

如此算来,工部岂不是要成为六部最主要的部门之一?

“工部将来必然会尾大不掉,所以你也要考虑将来拆分工部的一些非决策职能,成立新的技术管理衙署。”张昊叮嘱,“你要给后代朝廷开蓝图,要不然,工部恐怕会成为一个不得不被三公六部联合攻击的利益集团。”

林天涯就要说这个。

皇帝如此清楚,他心里就高兴了。

在他看来,工部至少要分成六七个部门,管理技术的,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培训和教育的,这就已经是四五个部门了。

如果再加上对民间私营工厂和技术研究队伍的管理和审批权限,工部少说也要分成六七个部门。

他这个工业化开启之初的工部尚书,必须考虑为前年开先河而不是只守着目前的那点个人权利和时代做对抗。

何况他心里很清楚,皇帝既然要开始建设工业化时代,内帑和内廷又岂能不全面参与。

“工部尚书当够了,就掉到内廷或者内帑担任主要官员,那样更保险。”林天涯下定决心。

张昊又跟李永年叮嘱:“不要只盯着目前现有的法律和法规,刑部要和大理寺、御史台紧密联系起来,抢在技术爆发之前,对市场和技术进行立法和管理,你这个刑部尚书不要跟个二流子似的整天找人打架。”

李永年表示:“正经事情要做干架也不能落后。”

行。

“户部不要着急找自己的定位,你们先把天下的人口统计出来,人口都不清楚你怎么搞工业化?”张昊诏令,“此外,户部也要考虑在现有的货币政策之外,规划新的货币政策。”

赵达早有准备。

“陛下不说,臣也要提这件事,如今天下使用的钱币全都是前朝铸造的,其中有一部分还是豪族私自铸造的,这完全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了,要不然工业发展的利润会被豪族攫取,臣建议,筑造武德通宝。”赵达道。

群臣早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萧若水就吐槽萧氏使用的钱币。

先帝时代筑造过一批钱币,可市场上对这批钱币是不喜欢的。

“别的不说,就光这个当十钱就很有问题,十文钱就是十文钱的价值,当十钱最多只能当做八文钱用,天下臣民无不讨厌这种铜含量少,市场价值无法被承认的一批货币,反倒是百年前的景佑通宝使用的更多。”萧若水对此有发言权。

张昊也意识到了这个。

当今天下大宗交易往往使用金银或者银票,小额交易如小商贩,用的还是混乱的前朝货币。

甚至在江北地区,数百年前的货币更有价值。

不是收藏价值而是使用价值啊。

这也可见当今天下的经济混乱到什么地步了。

于是张昊令户部牵头、工部参与、御史台和大理寺监督,立即考虑筑造武德通宝。

“不要只考虑小额通宝,大面值银票也要考虑由朝廷发行,户部既要和那些钱庄合作,又要拿出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