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天下共识(1 / 2)

大野荣怒火万丈。

他隐约明白了一个难以理解的道理。

这年头,你不跟中原皇朝多学点规矩,这些强国都瞧不起你。

你可以参与到和他们争霸天下的过程中来,但你要是不学中原文明你永远就是个无知无礼的村野匹夫,永远都别想被他们承认你是人。

这就是文明法统最强大的威慑力。

拓跋氏多强大的武力啊,可他们不认可中原皇朝的时候就崛起不了,学了中原文明他们才能成为北方三国之一。

拓跋氏无论军民,都以被人称赞“与中原人没什么两样了”而骄傲。

就连拓跋狼主也不敢在皇帝没有册封的前提下称王,对中原皇朝俯首称臣。

哪怕中原皇朝已经羸弱不堪了也是如此。

这就是文明的强大向心力,也是中原文明的凝聚力。

这才是无与伦比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

可是大野荣还是不服,用刀剑都无法征服,那就全杀光,难道他们还能不被杀到害怕然后屈服?

他的这个想法,就连三韩使臣都鄙视不已。

随后,大野荣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威慑力。

三国使臣赶到午门外跪着,桀骜不驯的拓跋使臣使劲磕头,额头上的鲜血把青石板路都染红了他也毫不在乎。

三个使臣悲声嚎啕大哭,嘴里只有一句:“圣天子难道要让北方三千万黎民自绝于圣贤之外吗?”

在他们的后面,三韩使臣以及南疆十几个部落的官员都跟着哭。

这是一种让野蛮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的心态。

张昊也被这些人弄的稍微有些束手无策了。

他也没想到中原皇朝掌握的对文明的解释权和对法统的解释权,竟然能使得这些桀骜不驯的使臣在面临责问的时候如此狼狈不堪。

“这,大概就是对文明的最好解释了吧。”张昊油然感慨。

遂诏令:“汝等虽天理难容,但也毕竟算是情有可原。都起来吧,进宫便是。”

三国使臣汗流浃背,跪着一路膝行进了午门,在奉天门外再磕头请求皇帝降罪。

萧长岭脸上都是自己的血,大声哭着说:“圣天子应当下诏,平阳郡萧氏必当面南而拜。”

拓跋氏更是拔出身上的金刀割破了自己的脸颊,匍匐在地上哭道:“外臣岂敢不以死谢罪,拓跋氏无论军民,自此不得见天下人了。”

张昊挠着头跑出来一看,这是真打骨子里认同咱们中原的文明体系啊。

他询问萧若水该怎么办。

“陛下,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三国国主必须要向全天下发布一道谢罪书,若不然,三国非杀死国相才能解决。”萧若水坚定地要求,“他们做错了大事,应该付出这样的代价。”

她说起当年拓跋氏第一次派遣使臣来京师的事情,那时候的拓跋氏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文明。

他们拒绝中原法统。

结果哪一年拓跋氏风雪连天半年都没有转晴,而且更惨的是拓跋氏狼主被自己的臣民杀死在王都。

“皇朝法统大如天,如果有一年在尊奉皇朝法统唯一性的问题上,任何一国出了问题,其国主都要杀万人,而后自戕请求皇朝谅解。”萧若水道。

张昊想了想,让内侍再下诏:“武德元年军国大事复杂,三国使臣身心俱疲,故此罪不在他们,乃战争而已。此番失误,朕既然是天下共主,也应当承担一些责任。朕特下诏,此事不必追究,诏令可传至天下,天人共鉴。”

三国使臣捧着诏令哭的背过气去。

萧若水很不痛快,她觉着既然要一统天下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打击敌人的一切有生力量才对。

“你我是一家人当然要为我们着想,可是就这么点事情,而且的确是事出有因,却要连累那么多无辜生民被杀戮,朕这个皇帝就该反思了,人命大如天,有些手段,就算我们的目的再正义也不做,这是基本的道德法则。”张昊安抚道,“且放宽心。”

萧若水叹道:“只怕一统天下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一统天下扫平八荒那当然要凭军队去打,但这并不妨碍以仁德收揽人心。人心在我,啧天命自然在我。”张昊笑道,“不要在意,天道也不愿意为这么一点小事制造杀戮。”

于是令许多人尤其扶桑人惊呆了的事情发生了。

拓跋氏使臣割破自己的手,写了一封连带着诏令一起送到拓跋氏王都的血书。

他的书信是这么写的:“圣天子隆恩,拓跋氏不得不心灵。武德二年之此事,所谓人神共愤、臣民揭竿而起也不为过之事。圣天子体谅苍生不易,拓跋氏绝不可不感恩戴德,狼主应当上国书,为圣天子称颂仁德。”

萧长岭也是这么写的。

秦时谅也没有犹豫,给秦时冕的血书中他甚至要求“武德二年,不得妄动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