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技改成功(2 / 3)

利接过钳子,放在旁边的工具箱上。

然后取出游标卡尺,这种粗车的工件还用不着千分尺。

仔细测量一番后,韩胜利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回头对杨军说道:“厂长,尺寸合格。”

“那……这就算成功了。”杨军问道。

“成功了,非常成功。”

韩胜利一脸肯定的样子,接着说道:“以前车这样的一个工件最少需要三分钟,现在只要几十秒就能搞定,这效率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杨军一听,顿时一震。

努力控制住心中的喜悦,然后背着手道:“质量是没问题了,但还要看看效率如何吧。”

“多车几个,看看合格率是多少。”

杨军虽然不懂技术,但是最基本的他还是懂的。

速度是上去了,但是伴随着一系列问题也会出现。

工件生产,不光要追求效率,还要追求质量。

要是生产出来的工件合格率很低,那速度再快也没什么用。

见杨军肯定了他的工作,韩胜利脸色的兴奋之色一直没消散。

看了看手表后,说道:“厂长,现在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不如利用这段时间,看看到底能加工多少”

“嗯。”

杨军挥挥手道:“就按你说的办。”

得到指令后,韩胜利示意赵文成继续测试。

随后,几个职工帮忙把所有的料放在给料的角铁架子上。

有几个职工拍了拍赵文成的肩膀道:“老赵,加油,看你的了。”

“赵师傅,加油。”

大家都很兴奋,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机床能够改造成功,毕竟这是他们一整天的劳动成果。

随后,机器再次启动,开始新一轮的加工程序。

一个……

二个……

三个……

……

十个……

随着加工好的零件一个个从卡头连接处切下滚落,速度之快,让当了一辈子车工的老师傅们也不禁咂舌。

通常来说,即便是粗加工一个卡头,也需要有经验的师傅反复用卡头装原料,调整同轴度,而且加工的时候要不断的休整进给率和背吃刀量,然后通过铁屑的眼色来判断切削力,以及切削的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呢,其耗时耗力不用多说。

而这次利用黄志强的自动化改进图纸将一切都提前设定好了,省却了很多的人工操作繁琐步骤,这加工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工作量。

40,4,42……

随着赵文成不停地加工,众人也跟着默默数着铁盒中加工好的工件。

同时,韩胜利也在不停地看着时间。

才刚刚过了二十分钟,他的内心已经感受到巨大的震撼了。

二十分钟加工四十多个零件,这绝对是轧钢厂最快的记录了。

其实,震撼最大的还是赵文成。

他是几十年的老车工了,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正常加工的所需的时间。

以前要两三分钟加工好的零件,现在却只要几十秒就能完成,这种效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

如果,一直能按照这个速度生产下去,这工作效率是原先的六倍有余。

“厂长,您看这效率如何”

韩胜利问道。

“凑合吧。”

杨军啥没见过,后世中,比这个快的多的机床多的是。

这帮家伙不能夸,必须时不时地敲打几下才行。

这才刚做出点成绩,尾巴就翘的这么高,要是再表扬他们几句,还不得上天了。

韩胜利闻言,脸皮子抽搐几下,原先脸上挂着的笑容顿时消散下去。

他心内腹诽,您管这个叫凑合,以前那种速度,也没见你嫌弃过啊。

当然,他不敢明着说,领导都是这副嘴脸,高调的话都会说,就是不干实事。

“三十分钟到。”

随着韩胜利一声招呼,赵文成那边也停止了加工。

等机器停下后,一群人涌了过去。

把铁盒中加工的零件倒在工具箱上,开始数着加工了多少个。

“六十八个。”

这个数字一出,众人立马欢呼起来。

六十八个是他们平常加工的数字,没想到机床升级后,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办到了。

这极大的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恭喜你啊,黄工。”

众人纷纷向黄志强表示道贺。

别看这次升级改造计划是由总工韩胜利主持的,但是大家心里明白,这个方案就是黄志强提出的。

黄志强一脸笑容的看着大家,不停地说道:“不敢,不敢,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