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吏治整顿风波下的河口机械公司(2 / 3)

,他的这些私人看法并不妨碍他在公开场合里多番表态支持内燃机的发展。
理由很简单,内燃机是陛下看重,并亲自安排下来的重点研发项目。
别说他了,就算是工业部尚书都得要重视!
而他沈旭飞只能是更加重视……谁让他这个右侍郎,是负责分管通用机械设备业务的,这内燃机和蒸汽机一样,也属于通用机械设备范畴里。
这煤气机也是内燃机的一种,煤气机搞出成绩来了,回头他向陛下进行汇报的时候,才有东西可说啊,要不然陛下问你扶持内燃机发展的措施也搞了一年多了,有没有搞出什么成果啊?
伱回答说啥也没有……这陛下当然不会因此就生气,但是肯定也不会对你有什么好脸色看啊。
但是,如果有了成果可以回报,陛下一高兴,说不准对他沈旭飞的印象又会好一些,等到未来有机会的时候,说不准就能得到陛下的欣赏,进而进入参务院呢,哪怕只是混一个协办大臣那也是好的啊!
可别看不起协办大臣,这个协办大臣的名头已经是绝大部分高级官员一辈子的最高奢望了。
这说的还是高级官员……中低级官员连奢望都不敢奢望!
虽然说帝国官场里,用狂妄的话说参务以下皆蝼蚁……但是这话也就只有参务大臣有资格说啊,其他人哪有资格说这话啊。
大楚帝国里的协办大臣不定员,但是一般都维持在二十多人,多不过三十多人的规模。
在帝国的政治生态,权力排序里,那已经是能进入前五十名了。
仅次于陛下以及参务大臣之下!
此外帝国的政治生态里,臣子的权力以及工作模式,主要是采取分管模式,也就是协办大臣实际上并不是参务大臣的下属……比如负责工业部方面的尚书成为协办大臣后,在参务院里的职权是协助统管经济事务的参务大臣分管官办企业的管理工作。
在业务上,其他的参务大臣都管不到他头上的。
同时哪怕是分管经济事务的参务大臣,其实也没有对工业部尚书这种关键职务拥有管辖权,有什么事的话其实得商量着办。
毕竟协办大臣,并不是参务大臣的下属,而是协助者。
诸多大事其实都得大家商量着办,参务大臣要是不顾部门尚书协办大臣的反对,要强行推动某一事务,那也办不成……因为理论上,参务大臣本身就没这个权限,工业部尚书的顶头上司,可不是参务大臣,而是陛下!
当然,人家参务大臣发狠了,直接撕破脸皮,请求陛下调整你也要强行推动这事……陛下一般也不会拒绝这种请求。
因为发生这种事,基本都是参务大臣赌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属于成了没啥好处,但是一旦失败了基本就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饶是罗志学也好轻易在这种事上做出拒绝!
就和之前的参务大臣,大督察院大都御史徐龙泽,一直试图推动审判院体系进行改革乃至内部肃清,不过受到大审判院院正,协办大臣林先安的强烈反对,说审判必须保持独立,不应该受到其他机构的任何干扰。
结果徐龙泽为了对审判院体系进行改革,强行弹劾林先安。
林先安受此影响,被迫乞骸骨致仕,徐龙泽如愿以偿的对审判院体系发起了大规模清洗……但是因此,徐龙泽的风评也迅速下跌,不知道多少人冷眼旁观,等着这一次的吏治大整顿结束呢。
根据帝国政坛传统,吏治大整顿结束的那一天,就是徐龙泽致仕的时候……他不可能和那些政坛常青树一样,能够在参务院里混十年以上。
此人,三五年内必定下台!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徐龙泽自己也很清楚……而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更加的疯狂。
他必须在吏治大整顿结束之前,为自己捞取到足够的政绩,而这些政绩将会成为他吏治大整顿结束之后,平安致仕的有力保障。
只有让陛下对这一次吏治大整顿满意了,他才能平稳落地,并且在致仕之后享受该有的荣华富贵……好歹在以后的春节国宴里要有自己一个致仕参务大臣的位置吧。
虽然说帝国的参务大臣,致仕后都不用担心人身安全以及待遇问题,但是这待遇有好也有差啊!
好的逢年过节都有皇家赏赐,还会授予爵位以及各种优待,一些重大事务上,有时候陛下都还会召见询问他们这些致仕参务大臣的意见,也就是说,部分致仕参务大臣依旧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自己的权力。
而坏的……那基本只有最基本的安保以及生活待遇保障了,其他的就别指望了,连春季国宴都没资格去,彻底远离帝国权力中心了,这对于这些玩弄权术一辈子,曾经站在政坛最高层的前参务大臣们而言,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
对于徐龙泽这个分管司法,实际上被提拔起来专门干吏治大清洗的参务大臣而言,陛下的满意,就是他的最大追求……
至于说外头官员们对他的评价,这对于一个反腐出身,一辈子都在抓贪官的贪官而言,并不重要。
所以,他才会不顾帝国高级官场的传统生态,强行弹劾大审判院的院正,也要推动对审判体系的清理,哪怕不惜背上干扰司法审判公正的名头。
因为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