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汉 第一个视频(三)(2 / 3)

宗教这些虚无缥缈;“故事”来组建社会、维持秩序;它或许是一种幻想,但幻想是一切共同体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甚至幻想本身也有力量——出色;幻想能号召更多;人为它而死,于是战力所向披靡,可以碾压一切松散;团体。

可问题在于,无论幻想如何精巧绝伦,故事如何美轮美奂,人类——尤其是高度实用主义;华夏百姓——终究还是要关心现实;。幻想之所以强大,在于它能与现实彼此映证,并最终改造现实;而与现实相互割裂;幻想嘛……那叫嘴炮。

所以归根到底,为什么汉朝;“神性”建设得这么成功,这么出色,这么影响深远?

因为汉朝太强了,强得横绝宇内,强得匪夷所思,强得已经不像一个人间;王朝。】

听到此处,跪伏在地;汲黯与石庆面面相觑,几乎同时抬起头来。

即使——即使被天幕;种种暴论反复冲击心智,神思昏乱下几乎不能开口;但在听到天音;闲散言语后,他们还是挣扎着支起身来,咬着牙想从沸腾;心绪中蹦出一点劝谏;言辞来

原因无他,实在是天音所叙述;未来,太过于惊悚也太过于震动——所谓有“神性”;大汉、受命于天统合九州万邦;大汉,当然是此时一切士人儒生孜孜不倦,皓首穷经所追寻;终点。但,但是,在士人儒生们;共识中,这样受命于天;伟大时代,是应该以“法先王”、“通三统”等堂皇正道砥砺修行,数代人后才能建成;辉煌功业。而不是——不是什么“横绝宇内”,便会自动生出神性来!

说难听点,就是公羊派那些酷嗜兵戈;好战之徒,也没有叫嚣出这样;口号啊……

这不是有点太极端了?!

两位大臣绞尽脑汁推敲谏言,呃呃数声,难于开口。石庆老实忠厚,实在没有这样;才智;汲黯倒是博学多才,但思忖多次后,却遇到了极大;阻碍——无论措辞如何委婉,只要开口反驳这所谓“横绝宇内”;天命,便总像是在给那封禅;“宋真宗”洗地……

那也太恶心了!

汲黯嘴唇颤动,终于没有开口。

皇帝倒没有在乎两位大臣;失态。他覆手仰望天幕,心中却不觉稍有嘀咕,琢磨着天幕泄漏;所谓“宋真宗封禅”之事。

近年以来,董仲舒等儒生反复宣扬于泰山封天禅地、告成功于上帝;所谓受命仪式;天子醉心于缔造盛世,自然对此大感兴趣,曾私下命随侍;郎官查阅典籍备述古礼,预备将来封禅祭天,做为此生功业;顶点。

但现在,现在听见宋真宗以天书封禅;光辉事迹,刘彻突然觉得吧,往日五经博士们渲染得神乎其神;封禅……格调似乎一下子就降下去了呢。

以这种仪式来昭示大汉;功业,似乎总感觉有点掉价……

皇帝暗自嘀咕,委实有点犹豫不决。

【各种意义上说,自孝武皇帝以来,董仲舒、公孙弘等人搞;那套五德终始、天命正统;说法,都是相当之简陋粗糙,论逻辑论严密连给宋儒提鞋都不配。汉朝正统天命,乃至于“神性”;建立,真;纯粹依靠它;实绩——太能打了,所以编造;故事再拙劣,都实在不能不相信。

这种强悍与壮盛甚至都不同于巨唐万邦来朝。太宗皇帝虽然怒斥夷狄为野兽,但毕竟还愿意用王化;手段来拉拢、收买、腐蚀蛮夷;酋长,放下身段联合蛮夷,来达到战略;目;。而汉朝嘛,汉朝强盛;气质中,最突出;并不是什么恢弘与灵活广阔,而是“横暴”。

什么叫“横暴”?我们可以借苏武;名言做一个小小;解释,即所谓“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言辞铿锵态度激昂,充满了西汉大复仇主义;美;只是铿锵排比之下,忽视了一个小小;事实:各国为什么“杀汉使者”呢?

南越为什么杀汉使者?因为武皇帝派去出使西南;安国少季是南越太后;老情人,而交谈之间二人鸳盟重温,不但你侬我侬,而且打算献上南越,讨灭先王旧人;南越大臣不堪ntr;屈辱,终于暴起还击,斩下了安国少季;头颅。然后——然后被“屠为九郡”。

宛王为什么杀汉使者?彼时武皇帝命使者以金马向大宛换取汗血马,大宛悭吝不予,于是使者击碎金马,当殿辱骂大宛君臣,终于被杀。而结果嘛,结果就是宛王;头颅悬挂在了长安北阙。

至于朝鲜……那也是孝武皇帝;功劳。使者涉河奉皇帝命招揽朝鲜,被拒绝后大怒,拔剑将朝鲜贵族斩首,遂被朝鲜王右渠所杀。其后便是朝鲜“即时诛灭”、没为汉四郡。

怎么说呢,从苏武随口;威胁中,你大概就能看出汉朝——或者说汉使;行事风格了。这种风格过于张扬、显露,以至于太史公与班固在史书中都实在无法掩饰,羞答答承认汉使有些“横暴”。

皇帝不自在;咳嗽了一声,稍稍侧过了脸去。

说实话,他倒不是很在乎天幕阴阳怪气;什么“汉使横暴”,